粮农

转基因作物无法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上周,中外对话专栏作家李泰格探讨了转基因作物能否增加作物产量。艾玛•霍克里奇回应称,石油密集型的生物技术不能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 en
  • 中文

随着全球粮食价格的飙升,世界能否养活自身的问题,最近又重获关注。这不是什么新问题,许多机构组织一直在谈论需要对我们的粮食和农业体系作出更本性的变革,使之更具长远的可持续性。

当前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已存在约60年,完全依赖于油气的密集投入,如肥料和杀虫剂。

最近,媒体的大量关注,给了支持转基因的游说人士一个劫持这场辩论的机会,并试图说服人们继续这一过时辩论。尽管转基因产业多年来一直在承诺,该技术将产生巨大的效益,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效益还没有一样得以实现。 转基因作物并没有提高产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也没有给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带来任何的帮助。

对转基因产业以及盲目相信复杂的高科技手段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人来说,其信心遭到了现实的挑战,这显然令其苦恼不已。对于真正相信转基因作物的人,实际情形就是这样。在北美的农田里,尽管耐除草剂或具有杀虫能力的转基因作物使得大农场主的生活更加简单,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说法,它们的产量没有增加。在印度的农田里,转基因作物没有增产,有时还歉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最近公布的《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评估》报告,全球有数百位科学家投入其中,该报告认识到,农业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石油日渐短缺,价格越来越高,以及到2050年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一氧化二氮)减少80%。与能源生产一样,未来的粮食生产依靠利用来自太阳的能量,从空气中吸收氮气为作物施肥,和有机农业一样,而不是燃烧日益短缺的石油和天然气。同行评议的科学研究继续表明,这些可持续的农业体系将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并将为我们提供比当前略多的粮食。

关于具体的产量问题,所有已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产量,比非转基因作物的产量要低,充其量也是产量相当。对过去十年来转基因作物产量的最新研究,土壤协会出版了一个简要介绍。
 
转基因作物的总体研究表明,第一代转基因解决的是生产条件问题(控制害虫和杂草),而绝非针对提高作物的内在产能。

例如,美国农业部2006年4月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当前现有的转基因作物,并不提高杂交品种的产量潜能。……实际上,携带耐除草剂或抗虫基因的品种若非最高产的栽培品种,产量甚至可能下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4年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报告承认,转基因作物可能使产量减少。2003年《科学》杂志发表马丁·加伊姆和大卫·扎博曼(两人均为转基因作物的坚定支持者)的报告称:“在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的平均产量效果可以忽略不计,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略显负面。” 

对于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三类作物而言,单个的结果都同样令人沮丧。从1999到2007年的研究一致表明,孟三都公司的抗农达转基因大豆产量比常规品种低4%至12%。在干旱条件下,转基因大豆产量尤其低下。由于多效性效应,当茎干在高温和水分胁迫情况下开裂时,转基因大豆比常规大豆的损失高出25%。抗农达大豆的产量低下(或产量抑制),从1995年至2003年大豆总体产量持平中得到了印证,在这些年里,转基因大豆在美国的种植面积从0%增加到81%。根据一项估计,从1995年至2003年,美国大豆产量停滞不前,豆农收入损失了12.8亿美元。

在生物技术时代,只有玉米显示了持续增产的趋势,但是即便如此,增幅仍然不及引入生物技术品种之前高。例如,美国一项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严格、独立的研究证明,Bt玉米(参见:《转基因技术能否带来粮食增产?》,李泰格)比非常相似的常规品种的产量少约12%。

尽管有人声称产量增加,Bt棉实质上没有显著的效果。自1930年以来,棉花平均产量增长了5倍,从1980年到1990年代初期,出现了大幅增产。此后,棉花产量为持平状态,而且在转基因棉占主导地位的七年期间,产量继续停滞不前。2004年和2005年,产量和产品急剧上升,主要归功于极佳的天气条件。在中国,未被Bt杀虫剂消灭的非靶标害虫的爆发,宣告了Bt棉的无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和乔治亚州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辩现在还在继续:转基因化学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宣称他们可以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但从未致使产量的全面增加——有时还减产甚或导致作物歉收。由于石油更加短缺和昂贵,我们需要放弃依赖于石油的转基因作物,转向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粮食,正如有机农业一样。

艾玛·霍克里奇任职于土壤协会政策部

首页图片来源于U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