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走向无冰的北极(1)

气候变化可能改变两极地区的地理,乃至地缘政治的分量。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琳达•雅各布森分析了中国对北极地区日渐增加的兴趣。
  • en
  • 中文

气候变化导致北冰洋海冰融化,中国对这一情况的关注正与日俱增。未来北冰洋在夏季可以航行,既缩短了航路又为那些能源处女地开辟了通道,这一现实促使中国政府向北极研究配置更多的资源。中国官员也开始考虑采取何种政策才能使国家从无冰的北极环境中受益。

中国在北极问题上处于劣势。因为中国既不是北极沿岸国家(在北冰洋没有海岸线,也就没有海底大陆架的主权权利),也不是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国,就没有权利参与北极政策的讨论。尽管处于这样的地位,但中国还可以寻求在决定未来北极活动的政治框架和法律基础方面发挥作用。

随着海冰空前的消融速度,曾经常年冰雪覆盖的北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份报告指出,北冰洋的年均海冰面积每十年缩小2.7%,而1979年以来夏季的这个比率达到7.4%。关于北冰洋夏季完全无冰的时间有从2013年到2060年各种各样差异 巨大预测

北极海冰的融化给该地区的治理带来了经济、军事和环境上的挑战。2008年,五个沿岸国家: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承诺保持现有的北极法律框架,“有序地解决可能的重叠区域争议”。尽管有了这样的保证,北极局势的不断发展仍然可能引起新的地缘政治争端,非沿岸国家也有可能牵 涉进来,特别是在那些和自由航行以及资源开采权利相关的问题上。因此,各国的决策者们(不仅仅是中国,所有亚洲、欧洲、北美的国家都在内)都把目光投向北 极,为的是把握住这一变化及其经济、领土和地缘政治意义所带来的机会。

由于其国家规模和作为新兴全球大国的地位,迄 今,中国对北极的开发一直抱着‘静静观望’的态度,担心过于积极的行动将引起其它国家的警惕。中国的官员和学者们私下里告诉我,在规划在北极的国家利益 时,他们都十分谨慎。他们强调中国的北极研究活动仍然集中在海冰融化所引起的气候和环境影响上。但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和政策决策圈也已经开始对季节性无冰的北极地区的商业、政治和安全意义进行评估。

中国是全世界极地研究力量最强的国家之一。1984年以来,中国先后组织26支南极考察队,并在修建了3座南极科考站。中国的北极研究始于1995年,当时一队中国科学家和记者徒步前往北极点,对北冰洋的冰层、气候和环境进行 研究。中国的第一支北极科考队成立于1999年,之后又分别在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北极科考,并且将在2010年夏季派出第四支北极科考队。

中国的第一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新奥尔松。1994年以来,中国用“雪龙号”考察船(1993年购于乌克兰)进行了多次极地科考。

雪龙号船长163米,排水量为2.1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核动力破冰船。但在2009年10月,中国人大认为雪龙号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不断扩大的基地研究活动的需求,需要有“兄弟姐妹”。至于是要从国外购买二手船只还是自己新建,再经过几个月的详细讨论后,中国政府批准新造一条高科技破冰船。实际上,至少从2009年年初开始,中国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CAA)就开始制定用20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修建一座自造破冰船的初步计划。这艘新船预计于2013年投入使用,将由中国和国外伙伴共同设计,在中国建造。不过它要比雪龙号小很多,排水量只有8000吨。

除了自身的科考队外,中国还与国际伙伴合作,监测北极的环境变化。1997年,中国参加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IASC),这是一个旨在帮助在北极地区及其在全球系统中作用进行多学科研究的非政府组织。2005年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北极科学峰会周上,中国还受到新奥尔松科学管理者委员会的邀请。这一组织成立于1994年,目的是加强在新奥尔松地区的研究中心的合作。

中国有好几个专门进行北极研究的机构。主要包括: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所 (PRIC),负责雪龙号的极地科考队,并对两极地区进行全面研究;设在北京, 中国国家海洋局 (SOA)下属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负责国际海洋法和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负责进行多学科的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其它与北极研究相关的机构还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尽管中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北极政治研究的机构,但有不少个人已经发表或出版了关于北极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论文和专著。从四五年前开始,中国学者和官员开始日益广泛地参加有关北极商业、法律和地缘政治问题的研讨会。

为了加强中国对北极政治、法律和军事领域的认识,2007年9月,中国海洋局牵头发起了一个名为“北极问题研究”的项目。参与者包括来自中国各地的学者和官员,子课题包括 “北极资源及其开采”、“北极科学研究”、“北极交通”、“北极法律”和“北极的军事因素”等。这一项目在2009年完成,但研究报告尚未发表。

琳达·雅各布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中国和全球安全项目主任。

本文的早先版本发表于《SIPRI和平与安全观察》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出版,题为《中国为无冰北极进行准备》。本网经授权转载。

第二部分:海冰融化的商业诱惑

第三部分政治性水域的规划

俄罗斯与挪威就北极资源开采达成协议,点
阅读伊莎贝尔希尔顿的评论


首页图片来自锡林郭勒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