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达成巴黎气候协议目标或需地球工程协助,风险又有哪些?

要想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到2摄氏度,可能只有采用一些未经测试的地球工程技术。
  • en
  • 中文
<p>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samarshall/6790951550/in/album-72157625188331491/" target="_blank">NASA</a></p>

图片来源:NASA

一些政策分析人士和科学家表示,要想落实巴黎气候协议设定的环保目标,就必须把地球工程问题提上核心议程,而不只是把它当作气候问题争论中的边缘话题。

巴黎气候协议希望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保持在1.5摄氏度到2摄氏度。但是,按照现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速度来看,即便低碳经济转型快速完成,要想达到上述目标也不可能。    

可是,利用地球工程来应对气候变化危险也不小。因为,操纵全球气候可能会产生无法保证或控制的后果。即便是终身致力于该领域的权威研究人士也知道,此类技术很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这个想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人类可以对地球气候系统进行直接显著的干预,比如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或者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人就此提出了一些初步技术设想,比如在平流层覆盖一层具有反光效果的气溶胶粒子,或者增亮云层以提高其为地球降温的能力。甚至有人提议向海洋中投入铁屑,借此改变生态系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大洋深处。

地球工程要想产生效果——假设这些技术真的可以发挥作用——就必须依靠技术过硬、且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国际机构对其进行长期管理。

此外,批评人士还对地球工程可能引发的道德危机提出了警告。比如我们可能修补了小的错误,但却有可能因此失去完成大规模解决方案的机会,比如对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进行全面革新。

甚至有评论人士认为,由霸权国家进行气候干预可能会引发战争,或者沦为某些国家蓄意对抗他国的借口

加利福尼亚州未来研究所杰出学者雅麦斯·卡西欧(Jamais Cascio)向我们谈到了美国政府在2011年资助的一项气候变化模拟项目。项目模拟了“中”“美”两国应对风暴和干旱的策略对抗,其中就涉及了地球工程解决方案。但是其中一方采用的这种反光技术却被另外一方看作是对其农业的威胁,甚至触发了后者的“导弹防卫预警机制”。

哈佛大学科学家、公共政策学教授大卫·基思(David Keith)认为,上文提到的这种反应其实有些过激。他表示:“目前的证据显示,地球工程的影响还是很均衡公平的——大多数区域都会从中受益,输赢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还不足以构成武器级别的杀伤力。所以与核武器或者中央银行相比,地球工程监管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那么地球工程带来的危险真实性到底有多大呢?英国利兹大学气候变化教授皮尔斯·福斯特(Piers Forster)指出,地球工程技术还不够成熟,因而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项目可能产生的意外后果。比如,他的研究团队曾尝试利用海盐粒子增亮云层,但只有部分云团产生反应。

福斯特说:“很多地球工程技术还处于假设状态——要想大规模使用并且产生作用,可能还需时日。所以我觉得,即便有个别国家想要先行一步,也至少需要15到20年。”

大规模气候操控的成本也很高,即便是相对低价的研究项目要想取得资金也并不容易。2014年,英国有三个由公共资助的重要项目完成了相关工作。其研究团队表示,地球工程很有可能会比之前设想的“更加昂贵,而且更具挑战性”,但是带来的好处却很有限。

目前还没有任何地球工程可能得到公共资金资助这一点不足为奇。福斯特说:“我认为他们可能觉得这个想法太超前,太不切合实际。”

地球工程引发中国关注

随着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的逐步加深,地球工程可能会迎来一线希望的曙光。比如,中国政府出资1700万元资助了一项地球研究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年的研究工作。这个项目由英国科研人员领衔,而研究成果将应用到一个美国方面运营的国际研究项目中。

约翰·摩尔(John Moore)负责在北京师范大学领导整个项目运行。他指出,该团队不仅着眼于了解地球工程的潜在影响,还对中国5万个市镇的人工降雨项目,以及像三峡大坝这样的超大规模工程的建设经验进行了研究。“谈到中国的经验,其价值应该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环境改造工程的调配和管理层面——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然而面对上述的合作关系,澳大利亚伦理学家、地球工程批评人士克莱夫·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有着多年的气候操控历史、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和严峻的环境挑战,所以中国很有可能只会独自推进本国地球工程技术演进,而不会与其他国家共享研究成果

实际上,除了本土化的中国人工降雨项目之外,并没有出现什么其他大家共同关心的研究话题。绿色和平中国气候政策顾问李硕说:“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地球工程的主题会议,也从未见过有谁正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而且,中国在地球工程方面的科研投入远不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比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翁伟力(音译)就说:“中国的政策机构认为,绿色经济转型和低碳能源才是应对气候变化更紧急、更可靠的方式。”

企业参与,到底是谁怕了?

如果中国不足以构成威胁,那么私人资本参与地球工程是否会引发全球各国的担忧呢?目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对于大集团插手大气环境问题表示了担忧。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艾伦·罗伯克(Alan Robock)就表示:“难道你想看到英国石油地球工程集团来安排全球气候?他们到底关心的是谁的利益?”

项目透明度是一个重要隐忧。比如皮尔斯·福斯特(Piers Foster)的研究团队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无法获得某些私有技术的“核心信息”,因为专利拥有方只允许在签订保密条例之后才进行信息共享。

 

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