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沿海水域污染严重

为期八年的中国海洋环境调查为我们展现了令人担忧的海洋环境状况。
  • en
  • 中文

近期出版的《自然》科学杂志中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水域污染已经导致大片具有生态价值的湿地遭到破坏,以及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威胁到了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

此次长达八年的调查,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三万名专家参与,结果显示大约90%的沿海城市周期性的遭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红树林沼泽和珊瑚礁的面积自1950年以来已分别减少了73%和80%,海岸湿地也缩减了57%,其中三分之一是由于填海开垦导致的。

调查还表明,过去的十年间河口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据悉已约有50个河口受到重金属、杀虫剂DDT和石油烃的污染。

20年来在中国海域中日益频繁的赤潮、绿潮及褐潮,正是由这些污染物直接导致的。大量的富养藻类迅速腐烂,吸收氧气放出氮气,致使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含氧量极低。海洋研究所的周名江教授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些有色潮汐将会对中国东部的渔业造成毁灭性影响。

根据科学网站Wired的消息,尽管此次调查得到了好评,例如厦门大学的高坤山教授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海洋调查”,但同时不少专家也认为,沿海生态系统的评价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认为,这次调查并没有详细描绘出生态系统是怎样变化的;比如,最初在厦门附近开展的研究显示,那里的沿海水域酸化越来越严重,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

然而,由于目前的研究仍比较零散,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还不清晰。简而言之,此项调查尚未深入研究水质衰退的后果,未能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或预测长期的影响。孙松所长表示,没有切实的调查,制定政策将会非常艰难。

威廉姆·劳伦森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实习生,在剑桥大学攻读中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