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书评:简单的生态 复杂的问题

在《草原的逻辑》一书中,韩念勇及其团队就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为日益退化的中国草原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王晓毅在书评中写道:开放的思想和新方法都至关重要.
  • en
  • 中文

《草原的逻辑》(1-4)
韩念勇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对于占中国国土面积40%,且在不断退化中的草原来说,过去的10年也许是幸运的,因为草原牧区终于进入了决策者和主流学界的视野,一系列有关草原保护和牧区发展的政策出台,并伴以资金支持;但也许更多是不幸,因为众口一致的结论是,草原整体退化的趋势并没有被改变,尽管有些局部地区有好转。换句话说,我们的政策和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投入不足和政策执行不到位。比如与林业比较,退牧还草的补贴要远远少于退耕还林的补贴;草原监管的执法力度要远远弱于森林警察;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大量的草原没有承包到户。依照这样的分析,结论也很清楚,就是增加投入和严格落实政策,换句话说,就是依托于足够的经济补偿和严格的执法,将草原变成少人少畜,最好是无人无畜的空间,就可以实现草原保护和牧区发展的双重目标。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论,牧民可以增加收入、政府有钱干事、甚至专家学者也可以增加科研经费。

但是草原问题真是如此简单吗?比较其他地方,草原牧区可能是简单的,比如草原大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或高寒山区,生态景观往往比较简单,牧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相对单一。但正是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地区却成为难缠的问题。之所以难缠,是因为许多矛盾同时聚合在草原,比如畜牧业生产和草原保护的矛盾,农业开发与草原游牧的矛盾,国家、市场和基层社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揭示这复杂现象背后的逻辑,韩念勇带着一个小团队,多年来走乡串户拜访牧民、访问专家学者,梳理复杂的社会事实,其成果就是这四本一套的《草原的逻辑》:

书的第一辑讨论了农耕扩张的问题。作者认为草场承包、圈养奶牛和种植饲料地是将农业生产方式不恰当地引入了草原牧区。近30年,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向草原牧区迅速扩张,这不仅表现为直接的农田开垦(饲料地开垦和生态移民区的农业开发),而且也表现为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在草原牧区的推广(草场承包和舍饲圈养)。在作者看来,将农业带入草原牧区,违背了草原的基本生态特征,牧民的贫困和草原的退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农耕扩张的结果。

书的第二辑讨论游牧文明。农业向草原牧区源于人们对草原游牧的错误认识。在社会进化论的话语下,游牧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是要被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取代的。而在作者看来,游牧并非落后,恰恰是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适应。在本辑的诸多作者看来,本土的知识是当地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特别是如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向当地人学习。尊重当地人、尊重当地实践才是草原发展与保护的必由之路。

书的第三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矛盾的市场。当畜牧业生产被卷入市场以后,依靠购买饲草维持草原畜牧业的牧民陷入了贫困;牧民依靠贷款维持或扩大再生产,却陷入了债务危机;牧民将草场出租,却使草场严重退化。为什么会出现市场失灵?作者认为受到天然草原的限制,草原畜牧业就不可能是增长型经济,将一种简单的市场引入草原必然会打破草原上人与自然的平衡,令人们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一个没有良好规则的市场往往带来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币驱逐良币。在这一辑的作者看来,在草原牧区需要探索另类市场,这种市场不仅要鼓励人们竞争,而且鼓励人们合作;不仅鼓励人们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且鼓励人们在草原保护的前提下追求可持续的发展。

书的第四辑讨论国家的生态项目。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国家的直接管理。国家与市场是一个跷跷板的两边,互为补充。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生态项目的投资,希望通过补偿牧民因保护生态环境的而造成的损失。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时候南辕北辙,生态保护项目成为生态破坏项目。过去许多研究者认为国家生态保护项目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但本书的作者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不是投入不足,而是方向错误。比如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当决策者禁止牧民放牧转而从事农业开发后,实际上是放弃了节水的生产方式而代之以消耗水资源的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是环境破坏。作者指出,国家生态建设项目的设计者是从以外部视角来看待草原环境,他们将当地牧民看做环境的破坏者,生态保护就是限制当地人。作者指出,没有当地人内生的动力,环境保护是无法实现的。

这部著作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复杂多样的草原。作者在对原有的简单化逻辑进行梳理考察以后,并没有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替代另外一个简单的逻辑。在过去的30年中,治理草原的药方有许多,比如草原承包,当草原承包不能解决问题,就开始进行网围栏,然后是休牧禁牧、生态移民,然后是增加补贴。在每一个药方出台的时候似乎都可以解决草原问题,但正像作者指出,往往是解决一个问题带出了10个问题。本书最大贡献之一是让人们认识到草原的复杂性,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草原,我们应该虚心地学习,不要简单地将我们一套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套用到草原。

这套书的第二个贡献是提供了思考草原的逻辑:一,自下而上的视角,强调尊重牧民的选择,把牧民看作草原的组成部分;二,复杂的思维方式,不是将保护与利用、牧民与政府简单对立起来,而是寻找其契合点;三,生态文明的视野,超越所谓游牧、农耕和工业社会的线性发展思路,寻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共存之道。

重新思考草原的逻辑,不仅仅可以对草原的政策制定有着直接意义,也许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生存之道。 

书评作者: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韩念勇,北京人类生态工程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