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中国塑料垃圾监测与治理面临升级

沿用十年的限塑令面临升级,而加强海洋塑料监测也成为紧迫任务,刘琴写道。
  • en
  • 中文
<p>外卖生活方式的盛行是塑料垃圾增长的原因。图片来源:<a href="http://www.thinkstockphotos.com/image/stock-photo-fried-egg-on-rice-in-foam-box-with-plastic/693979928">pedphoto36pm</a><a href="http://www.thinkstockphotos.com/image/stock-photo-fried-egg-on-rice-in-foam-box-with-plastic/693979928"> / Thinkstock</a></p>

外卖生活方式的盛行是塑料垃圾增长的原因。图片来源:pedphoto36pm / Thinkstock

中国中央政府最高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在2018年1月5日在其官网上宣布,正在研究制定一份新的防治塑料垃圾污染政策文件。这份尚未出台的文件看起来将是已经实行了十年的“限塑令”的升级版。

2008年3月,发改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且要求所有零售商对塑料袋进行收费。

发改委指出,这份新的文件将对塑料制品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更多的塑料制品或将面临禁用,环保材料的替代也可能会得到加速。具体细节还在推敲当中,发改委正在网站上向公众征求意见。

零售业从线下转向线上的巨变和外卖生活方式的盛行被认为是2008版限塑令需要升级的一个原因。清华大学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王洪涛认为,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也为白色垃圾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新的限塑措施势在必行。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共消耗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以及3.3亿卷胶带。中国青年报则报道,2016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56亿人,按照每个订单3个餐盒估算,中国人点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超过6000万个。


塑料垃圾聚集的海域。图片来源:海洋地图集

​海洋塑料危机拉响警报

限塑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拯救海洋。根据国家海洋局的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对45个海域的监测结果显示,海面漂浮垃圾和海滩垃圾中的84%和68%为废塑料。

而根据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等12家民间组织2016年在中国12个滨海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海滩的监测,遗留在海滩上最多的五种垃圾中,有四种是塑料垃圾,其中塑料购物袋排名第一。

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最新出版的《海洋地图集》,海洋里的塑料垃圾仅20%来自海洋(主要是船舶),剩余80%来自陆地。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都已形成了面积比一些国家还大的漂浮塑料群

限塑不简单

从生产和使用环节限塑,无疑是减少陆地和河流中的塑料垃圾,减少入海塑料量的重要手段,但如何限塑却大有学问。

全面彻底限塑显然做不到,否则就没有汽车、飞机、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主任于卫东说。他认为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需要寻求一种平衡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但在多大程度上限塑,以及如何科学定义限塑清单,是中国和全世界都面临的挑战。”

那么,使用可降解塑料进行替代呢?可生物降解塑料ecovio® 和 ecoflex®的研发者,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的媒体联络员田丽君女士告诉中外对话,可生物降解塑料并非万能,在海洋环境下,即使是可降解塑料分解也很缓慢。

“海洋垃圾主要是由人类行为不当和废物管理不善造成的,健全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和全面的消费者教育是应对海洋垃圾问题的关键。”她表示。

滞后的应对措施

海洋环境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认为,海洋塑料垃圾管理还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这个问题,不只是中国,在国际上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国现在还忙于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应对解决海洋塑料污染则刚刚开始。

目前海洋塑料问题还没有如气候变化问题一样形成有力的全球协商治理机制。201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通过的一项《关于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决议草案》仅设定了 “到2025年,防止和大幅减少各类海洋污染”的软性目标,没有任何约束力。

作为环境大会的参会国,中国尚未加入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清理海洋污染行动”(#CleanSeas)。这一行动号召政府、企业和和个人采取措施减少塑料垃圾入海,目前有39个国家宣布参加。

“如果中国能够加入这一行动,对助力海洋清污来说,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联合国环境署的公共倡导和传播官员Sam Barratt告诉中外对话。但他同时表示,这个行动不具备强制性,参不参与,何时参与,各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

除了治理机制大为滞后,人类对于海洋塑料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和数据积累也亟待提升。李道季告诉中外对话,2015年以来出现了几篇很有影响力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的模型研究,但他认为研究者是在没有对各国排放塑料垃圾量进行实测的情况下进行推算,研究的数据采样方法有不少可以商榷之处,其结论也需要根据长期的监测结果进行校正。

于卫东也认为,海洋塑料方面的基础统计分析工作显然还没跟上。“我认为现在迫切需要建立国际统一的塑料和微塑料垃圾统计、监测、评估等的技术规范,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他说。

微塑料主要指塑料垃圾在海水中分解而成的无数微小的碎片和颗粒,也包括日化洗护用品中添加的塑料微珠。


12 个滨海城市海滩的监测,遗留在海滩上最多的五种垃圾中,有四种是塑料垃圾。图片来源:structuresxx/ Thinkstock

海洋塑料监测得到重视

目前李道季正带领团队进行一项由科技部资助1600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目的就是研发监测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技术。

这个2016年开始的研究,一个重要任务是对长江口、珠江口等河口通过的微塑料数量进行观测。关于中国是否如国外模型研究所说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塑料排放国,他希望可以“用事实说话”。

也是在2016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第一次对中国沿海海水中的微塑料密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渤海、东海和南海的海水中平均每3.5立方米中含有一个微塑料。国家海洋局下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2017年8月在一次海洋环境会议上表示,这一密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监测记录中相对较低,与南大洋和濑户内海的监测结果相当。但她也指出,考虑到中国塑料垃圾出现的时间比发达国家短得多,海洋塑料问题还是值得注意。

直径小于150微米的微塑料可以通过摄食进入海洋生物的循环、淋巴系统,最终可以进入食物链上层的人类体内。“微塑料已经被科学家认为是‘海洋中的PM2.5’,”王菊英说。

她指出,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不能小看这些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微粒,它们也许是和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同样重要的海洋环境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