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如果十三亿人只懂得看“公告”

加大政府和企业信息的公开化有助解决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 但吕洞庭指出说,信息的公开只有和环境志愿者的努力相结合,环保努力才能真正有成效。
中文

近日,许多人在讨论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看到这个办法,我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十三亿人,只懂得看公告,环境信息公开,真的就那么有用了吗?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之车能够运行,必须依赖两根轨道,一是环境信息公开,二是公众的意见必须得到征用。

政府与企业都是组织体,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多半指向各类“组织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生产型影响和消费型影响。当政府要求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时候,政府也很有必要把一些事关公众的区域性环境信息,公开得更精细、更彻底、更坦诚。这样,公众既能够对企业的“污染点”有了解,又能把握本区域环境形势的整体情况。

同时,公众了解环境信息的过程,也是掌握环保知识的过程。环境信息越详细,公众的环境知识就越丰富,判断力越准确,鉴别力越清晰。其参与环境决策的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然而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手段是多样化的,等待政府提供,等待企业透明放开,是一条通路,主动地去寻求、探查、获知,利用公众内部潜藏的能量,进行自我的环境信息教育,也是一条重要的通路。如果我们用学习来比喻,前者是被动的学习,是受制于他系统的学习;而后者是主动的学习,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学习。

公众老是在抱怨政府,一切都等待施舍。政府不提供的,好像自己就无法拿到。有时候想,公众是懒惰的,以不负责、不闻知为荣的。想像一下,如果十三亿人都翘着眼睛只等着看“公告”,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公告上有什么,就看什么,假的,就任其假,虚的,就任其虚;粗纲大要的,就任其粗纲大要。好像公益是政府的事,好像只有政府下了命令,公民才有获知的能力。

如今的社会是个民主的时代,是个人主动的时代,是民间环保组织大有作为的时代,也是政府成为“最大的公益组织”的时代。此时,公众不仅要会看“公告”,而且要自己制作“公告”,每个人心里都应当明镜似的,有一份公告。因为,知识,信息,真相,它就在那里。你只要到达,就能证悟。

国内一些环保组织一直在进行环境公众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引导公众走向自然。这里的走向自然包括两大块,一融入社会,二是贴近自然。而对自然的贴近和观察记录,既包括自然界的美好(比如观鸟),也包括自然界的苦难(比如污水调查)。自然界的美好,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博大和神秘,生起敬畏自然之心。自然界的苦难,多半是人类活动的创伤和毒害,了解到了人类的恶果,顺藤摸瓜,很容易就能推导出这些恶果的“责任源”,主动去琢磨如何改善人类的行为方式。

由于民间环保组织持续多年的努力,这样的自然观察算是有了一定的进展,不少人因此清楚地掌握了本地的环境真实信息,不少人甚至能够对污染源进行定位,不少人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环保问题;志愿者团体每年都有所增加,有些志愿者已经成为专家。

但也存在问题,一是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网络。中国的县级以上城市按理都应该有一个能力颇强的环保组织长期带领志愿者观察本地的环境状态,以维护本地的环境公益。但是,目前除了北京等几个大型城市之外,许多省会城市都没有环保组织活动,一些具备引导公众观察自然、通过主动寻求获得环境信息的部门(比如科协,比如大学相关专业,比如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也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二是缺乏持续性的活动。许多环保组织成立之初,就忙于应接各类短暂型的项目和活动,而缺乏常规性的、品牌性的,或者说,必须开发的“产品”。今后的社会,会越来越要求环保组织成为当地的“公众环保服务机构”,而其获得公众基础和信任的前提,就是必须着眼于本地的环境信息调查和观察。这种观察和调查必须是制度性的、长期性的。每周都有活动,每次的活动都能够把观察自然必须的几个大方向都能开展起来,但同时又能够资源共享和“专业打通”。此时,环保组织的任务一是发动、组织志愿者;二是寻找、撬动本地的专家;三是引导当地的舆论关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环保总局和各级环保部门还有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各地尽快成立能开展观察自然活动的民间环保组织。方法很简单,就是“当地人解决当地事”,让当地人出经费,让当地人出智慧,让当地人出精力,让当地人出的成果由当地共享。当这些成果汇总时,一个随时更新的、全国的环境信息实况图,就会呈现在国人面前。有了这样的通过大量志愿者努力共同、主动调查出来的环境信息,与政府、企业公布的环境信息,才可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国民的环保素质,才可能出现飞跃。国民参与环境决策的有效性,才会得到彰显。

公众缺乏的不是智慧和能力,也不缺乏经费,公众缺乏的只是一个广泛地主动参与的机会和理由,缺乏的只是一个引导机构。民间环保组织能够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帮助政府和公众做很多事情,现在需要的,只是尽快在各地迅速构建立足本地的民间环保组织。已经有的要激活,没有的要尽快促进成立。

 

作者简介:吕洞庭,北京记者。

首页图片由Shanghai Sky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