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企业家的环保秀?

去年底,一批号称中国最环保的企业家浩浩荡荡的赶赴哥本哈根。然而他们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这是那些较真的人反复追问的。冯洁报道。
中文

2009年12月5日,王石和冯仑万通地产董事长)搭乘一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铁路联盟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组织的“气候特快(Climate Express)”,由布鲁塞尔抵达哥本哈根。另一支中国“绿色企业家”团队,包括杨敏德(香港溢达集团董事长)、张跃(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在东(锋尚国际董事长)、宋军(九汉天成集团董事长)和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等人,则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北大教授吕植带队,一路从德国北上,在法兰克福与德意志银行气候金融团队会谈、并参观了欧洲太阳能之都弗莱堡之后,在哥本哈根与地产商分队会合。

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以观察团名义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也是少有的在大型国际环保交流活动上的高调亮相。中外各界人士都对这些开明的中国企业家充满了期待,中国企业家们到哥本哈根干什么?

在2009年11月末于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的小型“出征仪式”上,这些企业家们表示希望传递中国商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了解气候变化带给中国商界的机遇和风险。

2009年12月8日,中国企业家代表团的哥本哈根“首秀”活动,就是发布“中国商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活动地点在气候大会会场贝拉中心外,哥本哈根著名的五星级酒店Radisson,后来温家宝总理也在那里下榻。遗憾的是,这个活动只有极少数外国记者出席,与会的基本都是中国面孔。

这让与会者很困惑,如果是这样,为何不在中国开这个新闻发布会呢?

12月11日,在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WBCSD)和国际商会(ICC)联合举办的“商业日Business Day”活动上,这些中国商业领袖也没有出现。

WBCSD在全球拥有超过200个公司成员,其中包括壳牌(Shell)、杜克能源(Duke Energy)、 E.ON英国石油公司(BP)和力拓(Rio Tinto)等。在本次哥本哈根大会上,WBCSD倡导建立全球碳市场,以及一个包括工业、农业用油、核能和碳捕获封存技术在内的行业自愿协议。ICC的情形类似,这个囊括了全球几大污染者如Areva, ExxonMobilVattenfall等的组织,继续向政治领袖们呼吁,商业本身正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应把经济增长和自由贸易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中国企业家缺席的原因其实比很多人想像的简单。WBCSD召集全球企业家对话之时,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老大哥的王石,因既定的日程安排已经离开哥本哈根。其他企业家大多英文不好,国际交流经验不足,没有太强烈的参与意愿,也就不了了之。

作为全球最大住宅地产商的领导者,王石无疑是中国企业家代表团的突出人物。万科从2007年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在施工中用可以重复使用的钢模替代传统的木模版。3年内,万科成功地将钢模使用的面积增加到60万平米。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王石将这一目标提高到200万平方米。王石还有更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0年,要带领中国房地产业对中国减排目标的贡献率超过10%。

这些万科做法,在“气候特快”上由王石讲给《华尔街日报》、《每日电讯》 听,获得了更广泛的认知。也正因如此,王石的提前离队,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商界声音在哥本哈根的传递。更糟糕的是,在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发前的新闻发布 会上,参与Business Day活动明确列在日程表中,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外国记者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没在Business Day会场上见到一个中国企业家,很失望。

事实上,聚集了众多跨国巨头CEO的Business Day会场上,不仅看不到中国面孔,也缺乏来自巴西、南非和印度的面孔。而与会的商界巨头们也收获不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长德博埃尔跟他们说,贝拉中心里上演的是政府间的气候谈判,参与者们必须将商业暂时放到一边。

哥本哈根之行让中国企业家更受触动的,却是一些日程表之外的活动,那就是他们以自由人身份参与的NGO游行等 民间组织行动。九汉天成集团董事长宋军说,比起混乱的大会谈判和枯燥的边会报告,各国NGO人士形式多样的抗争活动,更加深他对气候变化的思考,也坚定了 他自己走生态产业的方向。这个常因过于理想主义遭受质疑的企业家,一直试图让更多人接受中国传统文中的节制理念,呼唤给人类的需求划一个上限,而不仅仅是 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还环境气候问题。

宋军从2002年起在内蒙古沙漠里投资“月亮湖”生态旅游项目,但坚守理想主义的环保理念在今天的中国殊为不易,他也不断遭受各种经济挫折,过了五六年才开始盈利。下一步,宋军打算在锡林郭勒实施他的新型草原保护计划,将曾因生态问题被搬迁的原住牧民回迁。这一计划得到了王石、张在东等人的响应。这或许是宋军哥本哈根之行最现实的收获。

不管怎样,被寄予厚望的中国企业家们的哥本哈根秀,多少让人觉得不尽兴。和中国政府一样,中国商界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行动,同时加强沟通,力图跟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绿色进程。但如何将行动信息有效地传递出去,在对外交流中全面真实地展现自己,还需要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但也有少数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是先行者。

远大空调张跃放弃私人飞机的故事在世界上广为流传。2008年,“气候组织”发起人、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提交给G8首脑会议的报告中,用的唯一企业案例,就是远大的非电空调。张跃在哥本哈根大会期间一直神出鬼没,怀揣着一份自己测算的表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他相信中国民间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尽管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黄鸣太阳能王国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熟悉,他也是在哥本哈根发言最活跃的中国企业家,还组织了一场足球赛呼吁各国不要再“踢皮球”,回国后更是大声疾呼要2012年在中国举行COP18。

另一个更有国际知名度的是尚德太阳能的施正荣,他是2009年5月份唯一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但很遗憾未能在COP15时来到哥本哈根。

对这些企业家来说,“秀”得好与不好,都不是他们最在意的。王石、张跃、宋军们需要担心的,可能是来自哥本哈根的虚无信号。在缺少明确、强烈、长期信号的情况下,企业很难评估投资的可行性。尽管这些先行者们已经在以往的潮流中,敏锐地把握到了与自己合拍的部分,毫不犹豫地融入了绿色洪流。

冯洁,原《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现任职于《南方周末》。

首页图片来自互动百科,从左到右为:宋军、冯仑、王石、张跃、张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