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新气候外交的挑战

中国深知相互推诿的惨烈结局,因此在坎昆会议上采取了更温和的新气候外交策略。徐安琪、赵玉璞报道。
  • en
  • 中文

人们普遍认为上个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取得了圆满成功,各国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立场,比如技术转让和创立一个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全球变暖的新绿色气候基金。在本次气候峰会的闭幕大会上,与会代表对东道主墨西哥报以了热烈的掌声。这与一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闭幕大会是闭门的,民间团体观察员们均被拒之门外。

坎昆会议上另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就是中国的外交口吻和沟通战略,这是自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受到猛烈批评的结果。无论那些指责是否恰当,对中国来说哥本哈根会议是其气候外交的分水岭。在坎昆会议召开的前夕,中国政府作出 了一项自愿性承诺以改变一贯避免具体减排目标的做法,即到2020年将中国的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除此之外,中国也表示不会作为第一批在适应和减缓措施上受到发达国家财政援助的国家。 这些都表明中国在气候谈判中开始起到的领导作用。尽管作出了这些努力,中国仍然缺乏气候外交经验,这也意味着中国还要继续充当哥本哈根的替罪羊。

对于MRV(即减排的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得到的重视和媒体对其的负面关注,中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中国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多了,包括同意降低碳强度、提高能效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等重大举措,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中国气候与能源政策主任林明彻说。

排放数据的透明度一直是美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关注焦点。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包括国务卿希拉里和参议院约翰·克里在内的美国代表团一直坚持:只有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实现其排放信息的透明,美国才会实施气候立法并提供气候援助。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被逼到了角落里,只得毫不情愿地同意对其气候承诺进行国际磋商和分析(ICA),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变相的MRV

因此,中国从哥本哈根会议吸取到了一个教训:如果想避免受到更多责难——尤其是在坎昆会议失败的情况下——必须改进中国的气候外交,改变自身形象。中国政府从向国内媒体发布新闻稿开始,把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作用描绘成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接着,10月在天津,中国第一次主办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这次坎昆会议之前的最后的一次国际磋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机会,用来展示自己的减排成果并再次确认其对UNFCCC进程的承诺。然而,尽管天津会议为中国媒体和NGO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训练场,真正的焦点还是在坎昆。人们都等着看中国在经历了头一年的公关惨败后会如何表现。

那么中国在墨西哥究竟是如何改变策略的呢?首先,中国避开了聚光灯,以一种比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低得多的姿态出现在坎昆。当初在丹麦时,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在贝拉会议中心搭建了一个新闻中心,并组织专家在那里进行讲座,并且安排了谈判组的高级成员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但在上个月坎昆的场馆群里,你不仅能看到美国和欧盟,还能看见第一次加入的印度和卡塔尔,唯独看不到中国。

其次,中国谈判组在坎昆会议上努力的重点是让语气更温和。《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谈判者们避免直接提到美国的名字,而是用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附录一的国家这样转弯抹角的说法来代替,这与天津会议上中美之间的相互推诿简直大相径庭。中国的语言太温和了,以至于在两个代表团还没有碰面时,各大媒体就开始贸然报道中美快要达成MRV协议了。

中国还采取了新的方法对其在关键问题上的谈判立场进行沟通,特别是在透明度问题上。在哥本哈根,中国官员在以侵犯国家主权为理由反对MRV的时候,态度显得有些不明朗。但在坎昆会议前夕,中国官员完全是坦然以对。中外对话”的一篇文章引用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解振华的话,他用有力而明确的语句表示中国将是透明的

中国的民间团体也对中国在坎昆会议上的形象改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国内的一群NGO非常积极地组织了外围活动,忙着发放展示中国气候成功故事的材料。由学生带头的中美青年气候交流活动强调必须在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和合作。中美NGO受到这些青年协作者们的启发,聚在一起筹划了一项关于共同的长期合作行动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的私营企业远大空调在一座会场外的中国馆里展示了其可持续建筑技术,这座展馆被标在了会场穿梭巴士的地图上,甚至被一些人当作了中国政府的官方馆。

中国媒体也努力在坎昆会议上塑造中国的积极形象,谈判组为其提供了大力支持,会议期间成员们热情接受媒体的采访。比如,《中国日报》制作了两期精美的16页特刊,分别在会议的第一二周发放,其内容涵盖了中国气候变化行动的各个方面,比如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努力,以及外国专家对国际清洁能源合作的评论。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黎星说,这是他们报纸首次出版气候会议报道特刊:去年我在哥本哈根对气候谈判进行了全程报道。会议期间,只有包括《金融时报》和《日本时报》在内的少数几份报纸发布了特别报道。

“相比之下,除了中国展位上的传单,来自中国的材料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坎昆会议上让外部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尽管这主要是《中国日报》自发的行动,但它也与更广泛的政府行动不谋而合,都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然而,改进中国气候沟通策略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成长的烦恼。坎昆会议第一周发表的好几篇新闻报道都说明了中国仍在遭受误解。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误报说中国已经宣布愿意向一个国际约束性进程递交自愿减排目标,这一度引起了巨大轰动,许多观察家将其称为翻盘性的一步棋。但是中国高官很快就驳斥了这种说法,并澄清说中国并未改变立场。

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别谈判代表黄惠康在谈到这一失误时,对一群中美青年说在与外国媒体的交流中仍然存在翻译问题。他还指出了新闻报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促进透明度和建立信任关系,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过分渲染事件而出现报道失误。

中国不成熟的气候外交只会使南非德班会议的准备工作更加严峻。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面临的国际气候格局将继续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坎昆会议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气候协议,也没能回答《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怎么办——这正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两大核心问题。因此,中国在气候外交上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比坎昆会议更加温和,还是维持与哥本哈根会议一样的强硬立场?今年年底在德班,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新气候外交将再次经受考验。

作者简介:徐安琪,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博士生;赵玉璞,同学院环境科学硕士生。 

图片来自 II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