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恒河豚濒临灭绝

长江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之后,被当地人奉为神明的恒河豚很快将在印度最长河彻底绝迹。乔伊迪普·格普塔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治理威胁恒河豚生存的河水污染、水流量减少和野蛮捕捞问题。
  • en
  • 中文
<p>图片来源:Alamy</p>

图片来源:Alamy

恒河豚于2009年正式成为印度国家级水生动物物种,印度政府又于2010年批准了旨在保护这种濒危淡水哺乳动物的《国家淡水豚保护行动计划》。这一系列举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收效甚微,”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会首席执行官拉维·辛格承认。该组织起草了《国家淡水豚保护行动计划》的草案,并且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致力于拯救这个被几百万印度人奉为神明的物种。

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之后,世界上仅存包括恒河豚在内的三种淡水豚(注:中国把江豚也归类为淡水豚)。目前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梅格纳河流域的印度河段还生活着大约1800头恒河豚,而1982年这一数字还是4500头。此外,同流域的孟加拉河段可能还有约600头,尼泊尔境内另有若干。同属这一流域的布丹已经多年没有人见到过恒河豚的踪迹了。

另外两种淡水豚分别是印度河豚和亚马逊河豚。种群数量仅剩1100只的印度河豚灭绝危险更大。只有亚马逊河豚情况较为乐观。

1972年的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给予恒河豚最高级保护待遇。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已经将其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在印度教的图腾中,恒河豚是恒河女神的座驾。传统上,它一直被视作河水健康程度的晴雨表,不仅从没有过人类捕杀的记录,反而流传着很多渔人将误入渔网的恒河豚放生的佳话。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长江白鱀豚也被说成是含冤而死的少女的化身,但这个物种最终还是在亚洲最长河中彻底绝迹了。除非我们能采取拯救措施,否则同样等待着恒河豚和印度河豚的也将是同样的命运。

恒河豚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

恒河豚(以及印度河豚)之所以会陷入如此危险的境地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渔人使用的尼龙渔网。淡水豚眼睛看不到东西,它们游泳时完全靠回声定位寻找食物——它们释放出微小的声波,并通过回声判断周围环境的情况。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会河流与生物多样性项目副主任桑迪普·贝埃拉解释说,尼龙材质的渔网会吸收恒河豚发出的声波,往往造成恒河豚最终被困在网里。

豚类是哺乳动物,每隔五到七分钟就得到水面上来换一次气。被困在渔网里的恒河豚往往因为无法换气溺水而死。恒河流域各州政府的渔业部门规定渔民应使用传统渔网。但更为廉价也更好打理的尼龙渔网并没有被禁用,因此大多数渔民仍在使用。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还有另外两个基本的因素。首先是河水流量的减小。恒河流域的各条河流过去一百五十年中一直是印度北部平原主要的灌溉水源。恒河豚喜欢在深水活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水被引向他处,深水区面积一直在缩小。此外,人们为了将河水导向灌溉渠修建了很多拦河坝。这些坝成为了恒河豚无法跨越的障碍,各种群变得日益孤立和脆弱。

第二个基本因素便是污染。上百家工厂和上千个村庄向恒河及其支流排污。所有的有害化学物质都积聚在位于淡水系统食物链顶端的恒河豚体内,最终造成恒河豚死亡。恒河最大的支流亚穆纳河在新德里下游已经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脏水沟,一直到250公里外昌巴尔河注入的地方都没有恒河豚的踪迹。

拉维·辛格说,即使恒河豚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污染,它的繁殖却难免受到影响。例如中央邦著名的工业污染重灾区坎普尔市,下游虽然存在恒河豚种群,但从未有人见过幼豚的踪迹。相比之下,在阿拉哈巴下游、亚穆纳河与恒河合流之后的河段,种群的健康状况则要好很多。

“全国范围内恒河豚数量的迅速减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应该立即予以关注,”辛格补充说。“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会将恒河豚列为重点关注物种,而我们在恒河上游以及中央邦的工作也表明,只有政府、社区和公民社会携起手来,自然栖息地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才能成功。”

保护工作仍然不足

恒河流域是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靠近恒河由喜马拉雅山区进入平原处的哈斯丁普尔保护区格尔到纳罗拉河段拉姆萨尔公约下的湿地保护区,被认为具有世界级重要意义),昌巴尔河上游与亚穆纳河合流处的保护区,以及位于比哈省流域中段的超戒保护区

上述保护区均由印度林业部门负责管理,但他们的器材装备和人员培训都不足以有效地管理河流生态保护区。

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会一直在对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012年10月的第一周还在印度平原恒河流域的上三分之一河段(如地图所示)进行了一次恒河豚种群数量的调查。其中还包括向沿岸居民介绍恒河豚濒临灭绝的知识。

另一个不久即将推出的项目是由英国啤酒巨头卡兰•比利莫瑞亚发起的,他在比哈省首府巴特那上游岸边建有一家酿酒厂,生产蛇王牌啤酒。在省政府支持下,比利莫瑞亚计划采取行动保护该河段里生活的恒河豚,并且正就具体的实施方案征求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分会的建议。

但受保护的河段仍然太少,对于恒河豚这种不停地活动,很容易就游出保护区范围的动物来说就更是这样。唯一的希望就是提高更多沿岸居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他们行动起来,保护他们一直以来尊奉的恒河豚。

 

乔伊迪普•格普塔,中外对话第三极项目总监(南亚)。

译者: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