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透过江苏看中国的绿色发展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可能因经济的发展而遭破坏。但沿海的江苏省却是一个例外。中国能从江苏的绿色发展中得到启发吗?王冬莹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文

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这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它2006年GDP增长达到10.7%,连续4年GDP年增长超过了10%。

西方国家在关注中国高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发展所导致的对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上。全球媒体,包括中国国内的媒体,已逐渐在把中国勾画成一个没有确保经济和生态平衡发展的典型例子。其它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和印度,也在逐渐受到类似的曝光和披露。

然后, 中国东部沿海江苏省的发展状况却展现出了另一番景象, 被称为中国迈向绿色发展的旗舰,并引起了国际关注。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

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 黄海之滨, 面积为10万多平方公里,不到英国国土面积的一半。江苏省的人口数为7千5百万,高出全英国人口1千5百万。

江苏多年来一直属于中国大陆前三位的GDP贡献省份。 该省2006年的经济增长高达14.9%, 为中国各省份和地区中最高的GDP增长率。同时,它是去年中国完成国家减排降耗目标的仅有的两个省份中的一个。

该省2006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上年减少了3.3%, 远高于全国2%的预定目标;它的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4.02%, 也超过了预定的4%的目标。

中国6个首批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生态市称号的城市中,4个在江苏省。同时,这4个城市,即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全部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的前10位。

目前, 江苏已拥有18个全国环保城市,占全国总数 1/5,名列第一。扬州市还荣获了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 。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上周三(3月21日)在英国下院举行的会议上说,江苏是中国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榜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苏GDP多年来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但该省也为这样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他在讲话中谈到当今中国的最新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经济的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保,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在江苏的实践中,他强调了科学发展的“四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

市场机制立竿见影

江苏在环保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实施了环境价格改革,这其中包括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收费等政策。

排污权交易概念首先在美国得到了实践,被应用于大气以及河流污染的治理。随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都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在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企业通过污染治理或其他增效减污措施削减了自身的排污量,这样的企业可以买卖其合法的污染排放权。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相比, 这一市场理念的应用被证明更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第一个尝试排污权交易的城市。随后, 该省在2002年全面推行了这一做法。

此外,江苏的“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经验也正在中国推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在三月初北京举行的“两会”期间,谈到了“用环保赚钱”的概念。他举例说,五年来江苏生产脱硫等环保设备、从事污水处理的厂家没有一家亏本,这就是“环保能赚钱”的最好证明。

江苏期望排污收费政策能逐步使排污费征收水平超过污染治理成本,从而解决部分企业宁愿交费、不愿治污的问题。据报道,中国目前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到危害代价的20%。

尽管江苏已经成为中国环保的佼佼者,但江苏省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满意率(包括满意和基本满意)仅为56.5%。这个数字低于今年年初《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公布的全国60.2%的环保满意度。

李源潮在结束他在英国下院会议的讲话前表示,他相信中国的其它省份能在未来几年内完成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 即从2006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

“绿化祖国”任务艰巨

但从中国的整体状况来看,这样的形势并不乐观。去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只下降了1.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 的10%左右。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本月初人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而这些正是其它省份为实现协调发展而亟待解决的结症。 最新的数据表明, 就今年以来的这几个月, 继续在高速发展的高能耗产业已使得中国的用电量上升了20%。

同中国大部分的其他省份相比,江苏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由于中国地区间发展条件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可想象中国要整体实现类似江苏的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江苏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和雄厚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基础。江苏的人均GDP已达到3,500美元,远高于全国2,000美元的平均水平。

去年江苏的进出口总和达2,840亿美元,近中国外贸总额的1/6。

中国引进外资每4美元就有1美元落户江苏。2006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160亿美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世界500强在江苏的投资兴办企业已经达到685家;

江苏港口总泊位和总吞吐能力位居中国第一。目前,中国沿海的10个亿吨大港中,三个在江苏。

所有这些对中国的很多省份来说,特别是那些仍保持落后生产方式、缺乏资金和技术资助和依赖重工业发展的地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中国资源的短缺,大众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法制的不健全等因素都在制约着这个亚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对中国“绿龙”的展望

今年初公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中国人现在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

今天,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全球变暖也许还是一个科学概念,但他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影响。

中国政府也因此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压力, 敦促这个国家尽快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是在200多年工业革命的后期才开始治理严重不堪的环境污染。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在1956年才引入了《清洁空气法案》。相比之下,中国在不到30年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已意识到了环保的紧迫性,并在积极采取措施。

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那就是在过去的30年里解决了2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接下来,中国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再来创造另一个世界奇迹,那就是解决影响着13亿人的环境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首页照片由Marc van der Chijs

王冬莹原是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和驻外记者。她于2006年加入“中外对话”,担任执行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