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G20峰会回顾:19国力挺《巴黎协定》,特朗普成少数派

特朗普的化石能源“清洁利用”论并没有把20国集团峰会气候会谈的节奏带跑。
  • en
  • 中文
<p>默克尔和特朗普在汉堡的G20峰会上展开对话。图片来源:German Government/Bergmann</p>

默克尔和特朗普在汉堡的G20峰会上展开对话。图片来源:German Government/Bergmann

由全球领先的20个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中,除美国以外的19个成员国重申了对《巴黎协定》的坚定支持,美国遭到孤立。美国是唯一一个选择退出G20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国家,该计划概括了落实《巴黎协定》、促进全球能源转型的具体措施。在为期两天的汉堡G20峰会上,气候问题是谈判难度最大的议题,而峰会期间警察与闹事者间爆发的冲突也给会议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此次峰会中明显暴露了美国与其他19个成员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分歧,她对美国的退出感到“遗憾”。对其他成员国坚定支持2015年195个成员国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她表示十分“高兴”。

德国将全球气候行动作为其G20轮值主席国任期的首要任务。一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让德国的这一计划受到了挑战。

环保主义者和非政府组织虽然对各国在具体减排措施上毫无进展提出了批评,但也对默克尔促成其余19国达成一致表示赞赏。德国乐施会活动主管约恩·卡林斯基指出:“本届G20峰会传递了重要的信号:19个成员国一致支持巴黎气候协定,并希望加紧落实。” 同时他还说:“这意味着特朗普被孤立了。”

特朗普大谈化石能源“清洁利用”

峰会最终签署的公报中提及美国决定退出《巴黎协定》,并将“立即停止落实美国依照协议所承担的国家自主贡献”,也写到除美国外的其余19国领导人表示“《巴黎协定》不可逆转”,重申了对加速落实《巴黎协定》的“坚定决心”。

此外,公报中还包含一份G20全体成员国的联合声明,表示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依照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可持续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除美国外,其他所有成员国还共同签署了由德国起草的《气候和能源行动计划》。

本次峰会中各成员国对于其他正式议题,如自由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反恐等问题上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只有气候问题的争论一致持续到峰会结束。欧洲各国以及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组成的金砖国家,在公报正式发布之前就明确表示支持巴黎气候协定。

欧盟官员向路透社表示,与会代表对于争议性议题的讨论十分激烈,贯穿峰会始终。尤其是对美国要求加入的一段表述,与会各方分歧最大。这句话是:“美国愿意与其他伙伴国家紧密合作,帮助各国更加清洁和有效地利用化石能源。”

摆脱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被普遍认为是落实巴黎协定中减排目标的先决条件。可最终这段倍受争议的话还是被保留在公报中,默克尔强调除了美国外,其他G20成员国对此并不认可。

19国率先拿出气候行动计划

德国原本提出过一份非常激进的《气候和能源行动计划》,不过相关内容在一场又一场的G20谈判中大打折扣。

该计划最终的内容包括承诺在2050年前完成全球能源转型,制订长期的气候行动策略,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对各国达成《巴黎协定》的方案进行具体量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曾使人们担心该协定是否能够得到G20其他各国的支持。

绿色和平组织主席詹妮弗·摩根对清洁能源电讯表示,汉堡峰会中,除美国外其他成员国共同签署了行动计划,并表示坚决支持《巴黎协定》,美国退出协定带来的“多米诺”效应最终得以避免。她还表示:“很显然,其他国家都愿意继续推进《巴黎协定》”,“作为轮值主席国,德国功不可没,”她补充道。

不过,摩根也表示,煤炭是德国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德国应该就摆脱煤炭出台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从而让自己的气候承诺更加可信。她说:“会议结果离我们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

环保非政府组织——
德国观察的主席克里斯托夫·巴尔斯也表示,德国不能仅停留在促进国际气候保护上。他认为:“你不能一边呼吁国际社会摆脱煤炭,另一边却拒绝出台本国的脱碳行动计划,并且还无法完成本国的减排目标。”同时他还说,德国交通领域的排放情况自1990年以来就基本上毫无改观,这种局面亟待转变。

巴尔斯说,此次峰会中其他国家并没有采取和美国一样的立场,这是一个好的迹象,要知道几周前这一结果还很难预测。他认为,本次大多数G20成员国的通力合作,给今年11月份将在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增加了成功的希望。

巴尔斯表示,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制定出一份通用规则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些。现在最重要的是包括德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应明确各自落实《巴黎协定》目标的具体计划。巴尔斯强调,“特朗普带来的挑战我们刚刚完成了一半”。

清洁能源电讯的所有报道均遵循“
国际创作共用署名协议4.0”的规定。

 

翻译:于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