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忠实的中国江河记录

汪永晨的新书为十年来水电开发如何改变中国江河和江河人家的生活提供了第一手的情报。
  • en
  • 中文

《绿镜头Ⅱ:我走在大江大河》
作者:汪永晨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汪永晨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亦是“绿家园志愿者”组织的創辦者。她在2006年发起了“江河十年行”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沿着中国的大江大河行走,跟踪考察10年,记录中国江河和江河人家的变化。行走路线始于都江堰,沿着大渡河到川西的康定木格措,一路向南穿过雅砻江的锦屏峡谷、攀枝花二滩水电站,然后走进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汪永晨將8年的考察集結成《绿镜头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詳實而深刻地展现了中国江河的昨天和今天,记录了江河人家随江河生态改变而改变的生活境遇,并通过国外的案例反思江河开发的利弊。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议题是水坝。10多年来,水坝在中国井喷式发展,现在已经有8万多座在建和建成水坝,连温家宝总理三次叫停、人大环资委委员和众多环保NGO极力反对的怒江梯级水电,也已列入2013年的“能源十二五规划”中。

因为缺乏江河综合规划、缺乏河流保护法,以及水电站审批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中国水电的“疯狂”发展,水电建设在西南的江河峡谷狂飙猛进。其中,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金沙江虎跳峡、人宗海、小南海等开发,都涉及未批先建的问题,而这些水坝一旦开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即便后期叫停也难以挽回。

作者访问怒江时,还曾遇上因为河流开发、植被破坏导致的泥石流前后夹击。而泥石流、滑坡等情况,在开发后的江河上十分常见。

江河人家的心聲

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最大却很少得到关注的,是江边的当地人。“江河十年行”从2006年起选定了10户人家,每年都去拜访,跟踪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书中讲述了澜沧江边的朱刘昌一家遭遇。2006年,朱刘昌一家过着庄稼人的富足生活,屋子二楼放着3年也吃不完的粮食。2008年作者再去拜访时,二楼几乎空了。当地政府在2006年就说要修水电,直到2008年,朱刘昌还不知道何时会搬家,不敢养牲口也不敢多种粮食。村里两个人也抱不过来的果树,每年可以收入几千块钱,政府只赔了50块钱就给砍了。搬迁到新房,还要他们再交5万块钱。

因为作者对人的关注,令她的文字常常有种煽动性的感染力。在《中国河流的“最后”报告》的发布会上,作者讲起曾到过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庄,她说:“水电开发团队让村民往山上搬,不是水库蓄水要淹没村庄,是开发者看上了村里的环境,要在那里扎营。500年的核桃树也被砍了,村民被迫要放弃祖祖辈辈留下的老水车和生活的土地。”

作者的考察,有大量珍贵的图片和采写的第一手文字材料。她在一次会议上说:“知道真相的人不多。”